你上了那么好的大学,就回阳城当个老师?(1)

发布时间:2015-09:15    浏览:3825

作者:马迪(EduWind团队骨干成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曾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第一中学担任高中历史教师一年。)

我要升大四了,这个暑假回来,开始跟父母讨论工作还是读研,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去企业还是考公务员这些关乎前途命运的人生难题。小县城熟人太多,每天的新鲜事其实很少,这几天听人聊起最多的就是刚参加完中考、高考或像我一样即将大学毕业的下一代们:A亲戚的儿子考上了一中,B同事的女儿只能去二中,C同学的儿子上了一本,D朋友的女儿二本都没达线……这些总让我想到自己的求学经历。进一中,上大学:我们少年时代被赋予的期待总是相同甚至唯一的。

 

我妈是中学老师,我爸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小的时候家在我妈学校,一所极普通的乡镇初中,隔壁就是小学和幼儿园,生源都来自附近农村。如果只图省事,我高中以前的学习生涯也许将会全部在这里展开,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而这条路也的确展开了,5岁时我进入了家隔壁的幼儿园,一切都很方便,上下学不需要家长接送,我妈可以随时透过教室窗户看到我,我在院子里玩耍时也能看到家。但我只在这里读了一年,上中班时就转到了城里又一所幼儿园。各方面条件都要好很多,唯一的问题就是离家太远。我仍能记得许多次下午放学父母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来接我时的情形,可能亲戚朋友捎一程,可能被幼儿园老师带回她家等着。有一次我自己一个人慢慢找着路走回家,还让他们以为是走丢失踪。在这里的学习生活细节早已模糊不清,我也无法估计从乡镇幼儿园到城里幼儿园的这次转学经历对我成长起到的作用,但可以确定的是,从那时起,父母就一直努力为我提供小县城里最好的教育条件,一直到现在。

 

之后我们搬了四五次家,都不在城里。父母送我上的学校,从小学到初中,离家总是很远,每天上下学的通勤以及中午吃饭休息的难题一直伴随着我们。在比较轻松的低年级,我还可以自己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来回,但当课业逐渐紧张,早自习比最早的公交车更早开始,每天就全靠父母接送了,这一风雨无阻的动作持续到高三前。每天中午的时间也逐渐被挤压,来不及回家吃饭,父母为此也花费不少心力。开始时在我爸单位食堂吃饭,办公室沙发上凑合睡一会儿,后来午饭午休在离学校更近的好朋友家解决,再后来我爸想办法讨了单位一间空房,搬了床和灶具进去,就成了我们临时的家。当进入一中后,父母决定干脆在学校旁边租房。那一片的出租屋价钱被炒得火热,为了给我提供足够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更是选择了紧邻学校的高档小区里一套住宅,在我的教育花费上,家里从来没有节省过。当年一中的赞助费是两万四千块,我爸经常说,咱花的这些钱,就当是考上一中省下的那两万四了。其实何止!而上面说的这些付出与辛劳,也不过是我能看在眼里的一点而已。如何让我顺利就读城里学校,如何让我每次都在最好的老师带的班级,如何让每个老师更多地关注我,再到如何协调自己的工作与对我的照顾,如何保证我每天早晚有人准时接送,中午回家能及早吃饭,等等,这些“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的最终解决,种种“如何”背后的人情后门、关系应酬,父母为此花费的心思与周折,才更是难与人说。

 

高考正常发挥,以一个不错的分数向父母交卷,如开始所说,这个结果是符合所有人期待的,我终于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它意味着父母教育的阶段性成功。但需要说明,这只是所谓教育的一面,而教育的另一面,人格、性情、视野、习惯的培养,我不敢断言是否也获得成功或者说父母的努力是否在我身上完全发挥作用,但我以为他们对此的重视也是超越其他人的。我前几天做统计自己迄今游览过全国16个省份,这自然要归功于父母。从小到大我们几乎每个长假都会自驾出游,我妈单位每年组织旅游都会带上我,他们也支持我参加夏令营或和同学一起长途自助旅行,他们想让我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当我到南下上海读大学,浦东的都市繁华、周庄的小桥流水,这些旧有的旅行体验变成了真真切切的日常体验,我更深地体会到父母在教育问题上的远见与苦心。

 

筷子兄弟的歌词里一句“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让我心有戚戚。父母努力给我提供他们可以提供的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让我能够按所有人的期待顺利进入大学。然而,有些差距是他们力所不及甚至难以预想的,这是我在大学不时会有的一种感觉。

 

我极少有自卑感,我上大学第一次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自卑感是在英语课上。外教全英文授课,抛出的问题总能得到一些同学的极快回应,我却完全跟不上课堂节奏,只能从他的一连串问题里费力地辨听出几个熟悉的单词。我高中时英语成绩很好,但因为高考英语不考听力更不需要口试,平时并没有听说方面的训练。在外教的课上我才意识到自以为一向不错的英语其实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而班上一些来自发达地区的同学与老师的交流已经毫无障碍。这个问题让我苦恼很久,我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要具备“国际视野”,每看到此我都为自己的外语水平感到汗颜。

 

同样地,当一些同学凭借以往经验很快游走于多个社团得心应手时,我才知道并非所有的高中都像阳城一中一样只关注学习二字。当然,个体的努力程度不应该忽视,但必须承认,不同地域、环境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和条件有高下之分,当我们一样地走进大学,个体间的“先天”差距其实很容易显露,这种差距大到甚至不涉及家庭因素。这并不是某种顾影自怜的指控、推诿或怨天尤人。

 

说回到中学教育。我爸一个朋友的儿子就读于北京人大附中,今年高中毕业出国了,他也许只是选择了许多出路的其中一条——这条路对我们的县城教育并不开放。我曾看过他的假期作业:社会实践、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等丰富的第二课堂让当时还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的我大开眼界,他们的同学中或许有人因为这些方面的成绩得到顶尖大学的保送机会,但这条道路对我们的县城教育同样不开放。上一中,考一本,这才是县城教育期待并且能够提供的最好道路,也几乎是唯一的道路。阳城一中曾经组织老师到外地的好学校观摩学习,好像去过运城市的一所县级高中,学校的一些制度也向衡水中学学习过。人大附中的教学模式和毕业生质量无疑更好,但它不可能是阳城一中的学习对象,它为学生提供的资源条件、毕业出路对县城教育来说永远无法达到,只有衡水中学这样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取得教育奇迹(或高考奇迹)的学校,才能让处于同等条件的阳城一中看到“奇迹”的可能。

 

这带给家长和学生观念与行动上的影响也深刻持久。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的父母要煞费苦心地送我到城里更好的学校读书,上好的小学初中才能考上一中,考上一中才有机会考上大学,才有机会走上人生巅峰,对小县城的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他们不会选择其他道路实际也别无选择。这个逻辑可能直到大学都在发挥作用。我爸一个朋友的儿子高考失利,没有考上一本,他说,“二本三本都是念,反正到时候还得考研”。还有个朋友听说我不想读研,说,“你不考研太可惜了,你学习那么好”。我都不知如何反驳,只是觉得,北上广大都市“广阔天地”的种种机遇与可能,很多是小县城无法提供的,但也有很多是因为价值观的抵牾而被小县城主动拒绝的。

 

现在我也面临着种种机遇与可能。我的父母总是无条件地支持我的选择。他们或许和其他人一样并不了解我读的中文系或现在选择的文化人类学究竟是干什么,但却不会逼我去学我不感兴趣的经济金融。他们不会逼我考研或不考研,不会逼我回来或不回来,一切看我的选择。但愿我的选择一直对得起他们。

 

前段时间网上热传一个问题说,如果不考虑任何现实因素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阳城一中当个老师。而我所理解的“现实因素”,恐怕并不在赚钱的多少或前程的好坏,而在可能面对的不解和嘲讽:“你当时学习那么好,你上了那么好的大学,你就回阳城当个老师?”

  本文出自EduWind,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