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热传一个问题说,如果不考虑任何现实因素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阳城一中当个老师。而我所理解的“现实因素”,恐怕并不在赚钱的多少或前程的好坏,而在可能面对的不解和嘲讽:“你当时学习那么好,你上了那么好的大学,你就回阳城当个老师?”
这段文字摘自之前的文章《你上了那么好的大学,就回阳城当个老师?》。昨天的文章已用理论分析表明:层次说的是服务对象,水平说的是服务质量。层次不等于水平。高层次不等于高水平,低层次不等于低水平。
【一个好数学老师】
还是先讲个故事。朋友Y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当高中数学老师。我2014年2月拜访了他。
他说:现在的课本编得太薄,不利于学生自学。国外的教材虽然厚,但例子很新,学生能看进去。他从书架上拿出两本影印本美国初中数学教材,说:“人家的教材突出的是数学思想,而我们突出的是怎么算。就拿高一上学期来说,讲的是基本函数,函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老师得让学生理解‘f(x)’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书柜有五层书架,里面挤满了大学数学教材,我问:“这些书现在还看?”她说:“前几天刚翻了这本《数学分析》。”我很惊讶:“教高中数学还要用到这些?”他说:“虽然用不到,但是自己会想一些问题。给学生上课让自己弄懂了一些大学里都没弄懂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三角函数是定义在圆上的函数。’”
他的例子给了我信心:名校毕业回县城教书,层次虽低,水平可高。
【水平和层次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上面是的例子支持了“水平和层次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这一观点。
层次和水平这对概念应用很广泛。比如,可以用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评价一所大学。大学的办学层次主要包括两个序列:首先是人才培养的层次,即专科院校、本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和院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机构和院校。其次是投资管理的序列,即国家、省市、地方投资和管理建设的大学。
举个例子,人们常说的“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往往人才培养层次高,投资管理的层次高。
而办学水平的标准就比较多了。比如,如果两个大学层次和类型相同,假如都是专科院校,可以比较教师的学历、师生比等;是否有优势学科,这些优势学科已经在同层次或同类学科领域取得了比较公认的成果,有良好的口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比如,我本科在清华读新闻,研究生在清华读教育。坦率地说,这两个文科专业,包括清华其他的一些文科专业,跟人大、北师大、南大等相比,是有明显差距的。但无奈,有不少人笼统地、甚至是盲目地、一味地把清华北大排在众多优秀大学的前面,只有清华北大“一骑绝尘”。所以,每到暑假,酷暑,大批家长带着孩子在清华北大门口排队,等候入校参观。家长和学校管理部门都苦不堪言。而不远的人大、北师大、北邮等人气冷清。
我不禁想说一声,家长们,不妨带孩子们去别的大学看看。
办学水平的标准还有,能够对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做出重要和独特的贡献。即便是阳城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如果培养的学生能为阳城县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话,那么,阳城职校的办学水平就是高的。
所以,只要某所大学能够在某个层次高等学校的可比性指标方面达到前列,只要能够在某些学科中形成竞争力,并且能够为国家、地方和行业的发展做贡献,这就是高水平。
【清华的水平高吗】
即便是清华,录取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如果不能给这些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促进他们更优秀,也就只能是低水平的。
这也是清华北大被广为质疑的地方。清华北大像割麦子一样收割各省最顶尖的学生(如果高考确实能筛选出顶尖学生),培养了四年,为何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类似的问题,虽然不严谨,但确实反映了社会的一种焦虑。如果培养不出拔尖人才,培养不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清华北大的办学水平确实要打个问号。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不全是清华北大的责任,中国的基础教育也要承担责任。学生的创造力等在基础教育阶段被不可逆转地扼杀,却让大学擦屁股。
到这里,我们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名校学生回老家当中学老师,到底错在哪里,到底损害了谁的利益,需要承担有形和无形的压力!
【错在哪里!】
没有杰出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杰出的学生;小学老师不杰出,很难为中学输送杰出的学生;中学老师不杰出,很难为大学输送杰出的学生。家乡教育落后,生于斯长于斯的名校毕业生想回来当中学老师,一展才华,错在哪里!
不知中国有多少人才,迫于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不能造福乡里,拥挤在寥寥几个大城市中,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一方面埋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另一方面又只想着“人往高处走”,何其荒谬!
作者:马迪(EduWind团队骨干成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曾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第一中学担任高中历史教师一年。)
本文出自EduWind,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