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热传一个问题说,如果不考虑任何现实因素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阳城一中当个老师。而我所理解的“现实因素”,恐怕并不在赚钱的多少或前程的好坏,而在可能面对的不解和嘲讽:“你当时学习那么好,你上了那么好的大学,你就回阳城当个老师?”
这段文字摘自之前的文章《你上了那么好的大学,就回阳城当个老师?》。昨天的文章已用逻辑和事例证明了:层次不等于水平。高层次不等于高水平,低层次不等于低水平。因为层次说的是服务对象,水平说的是服务质量。
但是,现实问题依然存在,人们盲目地追求高层次,而没有追求高水平。
【报志愿】
这种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不同层次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种追求“升格”的愿望和冲动。比如,我爸说的“研是一定要读的!清华都考上了,还能不上个研?人家山大的都上了研!”另一方面,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层次等同于水平的现象。比如,我爸说的“什么?清华的学生去教英语?不够门口人笑话!你看人家田路,出国读博士;你看我我单位有个人的儿子,在北京当公务员。你倒好,反而当起初中老师了!要当老师也得当大学老师!坚决不能当初中老师!”
讲个故事。高考结束,有个亲戚的孩子报志愿。家长用心极细:必须得是本科,三本都比专科强;能上二本最好;专业既要有“名头”,又不能太“虚”,要方便以后就业;还要考虑孩子的兴趣。
我觉得曲阜师范大学不错,因为这个学校有考研传统。家长两眼放光:孩子高考不理想,考研能掰回来,多好啊!这个学校考研风气这么好,挺好。但很快发现了问题,曲阜师范大学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和新校区(我未查证)。会不会老校区的学生好好考研,新校区的学生吊儿郎当?
其实不光是曲阜师范大学,志愿填报指南的后半部分里不乏形形色色的以知名大学打头附加某某学院的大学,让不少家长怦然心动又有些嘀咕:这些学校虽然收费贵,但好歹是名校,不知道最后发的是谁的文凭?虽然是新校,但好歹是名校下面的,校风应该不会差吧?
这个故事就反映了前面讲的问题:追求“升格”的冲动,宁要差本科,不要好专科;层次高,水平就高,认可名校某不知名学院。
【结构性落后】
将层次混同于水平的错误认识,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非常有害的。除了上述盲目地以追求高层次代替对高水平的追求之外,这种危害还突出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对社会和国家而言,这种误解及其对现实的影响将造成一种结构性落后。不同层次与水平的合理组合是一个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结构性优势的具体体现。如果一个国家在师资体系中,高水平的教师都在大学,而低水平的教师都在中学,那么,这种教育结构是非常落后的,是非常不均衡的。这种落后是一种结构性落后,它将带来不公平现象,将恶化教师资源的配置模式。同时,这种对层次和水平之间关系的误解,还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某种霸权现象,进而影响创新。
同样地,如果一个国家在人力资源配置体系中,高水平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北上广,低水平的劳动力都集中在中西部;高水平的劳动力都集中在政府,集中在国企,集中在大型央企,低水平的劳动力都集中在民企,集中在中小企业,那么,这种人力资源配置体系是非常落后的,非常有害的。
第二,这种误解及其对现实的影响将进一步激化恶性竞争,从而愈加恶化改革的外部环境。比如,人力资源配置体系的上述结构性落后将进一步导致其他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超级城市中,由此,围绕这些超级城市的生存竞争和发展竞争将日益激烈,甚至是过度激烈,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明显浪费。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抽全国人力之精华,富强一城一地,实非上策。
第三,将层次等同于水平的误解及其对现实的影响,将进一步造成同质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心只读圣贤书”“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知给多少中国人套上了枷锁。明代以后中国日趋落后,与此有关。林语堂也痛心于此:
“读书人太多,而朝廷可给的官位太少。这是中国多年的积弊,人竟认为一个优秀的读书人必然要“学而优则仕”。这个想法如果现在还不改,全国教育普及则国家将亡。我们有多少官位供给四万万五千万人呢?”
【结论】
最后的结论就是这样两句话:层次不等于水平;高层次不等于高水平,低层次不等于低水平。
【万类霜天竞自由】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万类霜天竞自由,说得好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清华有句话讲引导学生就业——“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何谓主流,何谓大舞台,何谓大事业?
2008年考入清华,一晃七年。同学去路纷纷:人民日报社、投行、创业、公务员、读博、地方选调、地方银行、央企、民企……实在不好说谁是主流,谁不是主流,谁在大舞台,谁在小舞台,更难说谁会成大事业。
因为,主流与支流,大舞台和小格局,大事业和小日子,从本质上看,不是由外物衡量的,而是由内心衡量的。那何种内心会使人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
正如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守此心境,即使再偏远,也是大舞台;无此心境,精心于个人之得失,即使再有才华,背景再好,平台再高,也是小算盘,成不了大事业不说,倒还有可能害人害己。
【欲栽大木树长天】
“你上了那么好的大学,就回阳城当个老师?”
此等闲人碎语,一笑了之。他若纠缠不清,只需把问号拉直,变成叹号!——“我上了这么好的大学,就回阳城当个老师!”底气何来?
教育是人的发展,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到成事,是多大的舞台,多大的事业!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欲栽大木树长天。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参考文献:《办学层次等于办学水平吗?——关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一点思考》,谢维和。
《苏东坡传》,林语堂。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岳阳楼记》,范仲淹。
作者:马迪(EduWind团队骨干成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曾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第一中学担任高中历史教师一年。)
本文出自EduWind,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