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课功能的六个扩展

发布时间:2015-10:26    浏览:4131

微课现在用得越来越多,但对它的功能(即能怎样用来改进教育)却估计不足。本文想放开眼界、敞开思路、打破限制、对微课的教育功能作六个扩展。

  一、扩展之一:微课可以用来教育包括学生在内的任何人

  很多人都以为微课只能用来教学生,比如搜狗百科上就说:“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中的红字部分意味着:微课只能用于教学生,帮助他们课前预习、课内学习和课后复习。

  但我认为可以突破这个限制,因为:

  任何“教与学活动”中的“学生”可以多种多样。在今天的学习型社会里,人人都要学习,于是人人都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培训、校长培训、教研员培训的时候,教师、校长和教研员不就是学生吗?学校、班主任或某社会机构向家长们宣传现代教育理念的时候,家长们不就是学生吗?当然,为礼貌起见,把此时的“学生”改称为“学员”。

  所以微课可以用来教任何人,既可以用来辅助在校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内学习和课后复习,也可以用来辅助培训成人(含教研员、校长、教师及家长)、辅助教学研究(教研包含了学习和培训)、辅助家长教育。

  在教育实践上,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早就这样做了:除大量应用并开发教学类微课之外,区教育局还常在重大活动的总结会上用宣传类微课推广各校成功经验,各学科的教研微信群则常用教研类微课交流教研成果,许多学校和班主任则推出家校合作类微课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并向他们传播现代教育理念,……

  二、扩展之二:微课在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都能用

  微课概念创始人胡铁生(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2013年对微课提出了3.0版本的最新定义:“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请注意:前文所引搜狗百科定义对微课应用作了“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限制,胡铁生的定义也作了“学科”和“教学环节”的限制。二者合来就是一个限制:微课只能用于支持教学,而不能用来支持教育管理与教育服务(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所提供的教学服务与生活服务)。

  这种限制可以突破,因为:

  1、“学习”是广义的。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教育大辞典·简编本》第539页说:“学习(lernning) 作为结果,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作为过程,指个体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可见:学习的主体既可以是青少年也可以是成人;获得学习结果的途径既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生产、生活、科研及社会交往中的任意一种(只要经由这些途径的“经验或练习引起”了“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

  2、“教学”是广义的。既然“学习”是广义的,那“教学”也是广义的。于是,不仅学科教学是教学活动,地区、学校、年级、班级等层面的管理活动和服务活动中也广泛存在教学活动——只需管理者(服务者)与被管理者(被服务者)之间有人教、有人学——这正是我们常强调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上面提到的天元区已经这么做了:他们应用或开发了许多这种扩展性的微课,如“小书虫”、“绘本故事”、“学生才艺表演”、“校运动会集锦”、“校园文化展示”、“班级管理周小结”、“亲子阅读指导”等等,且效果不错。

  三、扩展之三:微课内容里的知识可从“点”扩展到“链”

  搜狗百科说微课内容应“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胡铁生也说微课内容应“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看来微课内容应围绕知识的“点”是他们的一致意见。

  但微课内容真的只能围绕知识的一个个“点”吗?

  正:Yes,因为微课是微型的“课”,所以一个微课只能围绕一个知识点。

  反:但每堂课都要教几个知识点呀?

  正:那就设计几个微课,让每个微课围绕一个知识点。

  反: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说,要让教学效果好,不能把几个知识点互不关联地去教,而要把它们组织成紧密相连的“知识结构”,实施“结构化教学”。那你怎么办?

  正:那我就把几个微课的知识点有机连接起来。

  合:好!那就是说:即使一个微课只能围绕一个知识点,但设计几个微课时,必须把它们所围绕的各个“知识点”连结成结构良好的“知识链”——而这就是对微课功能的一种扩展。

  四、扩展之四:微课内容里的知识类型可由少变多

  知识不止事实知识这一个类型,还有许多类型,比如以下几种分法:

  (1)知识包括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方法知识和索引知识(“到哪儿找知识”的知识)四类。

  (2)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二类。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一般属于陈述性知识,问题解决策略、实际操作程序、逻辑推理步骤等则一般属于程序性知识——要掌握它们必须经历较长时间的体验、感悟过程。

  (3)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又称默会知识)二类。前者如“1+1=2”,说得清道得明;后者如“骑单车怎样转弯”,说不清道不明,只能靠自己默默地反复实践体验。陈述性知识都属于显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中很多属于隐性知识。

  微课的内容显然容易是事实知识和索引知识,但也能是其他类型的知识吗?试试看:

  原理知识(能):微课既能静态呈现某原理(公理、定理、规律等)的内容,也能动态呈示该原理的得出过程。

  方法知识(部分能):微课能呈示思考某问题的基本思路,或呈示做某件事的先后步骤,这些都属于显性的方法知识;但要说清隐形的方法知识如诗的创作方法、打赢一场乒乓球比赛的方法等等,小小的微课就无能为力了。

  陈述性知识(能):这种知识既然能“陈述”,当然能由微课来承担。

  程序性知识(部分能):与方法知识的情形相同,显性的程序性知识(会议或庆典活动程序、手机操作程序等)能用微课呈示,而隐性的程序性知识(推敲出好诗句的思维程序、插好一瓶花的操作程序等)就很难用微课来呈示了。

  显性知识(能):或用微课的音频来说清,或用微课的视频让人看清。

  隐性知识(基本不能):学到隐性知识主要靠实践中的感受和体验,虽然微课可以提供虚拟的实际情境引发你的感受和体验,但你不真正动手实践还是学不到的。

  综上可知,微课内容可以包含很多类型的知识——可别小看了这种功能!

  五、扩展之五:微课内容可由知识传递扩展到能力锻炼和情感熏陶

  前文中胡铁生和搜狗百科的二个微课定义,都说微课的内容要围绕知识;最近造访过的长沙一位设计制作微课的企业家也说“微课内容就该是知识、也只能是知识”。

  我不赞成,我觉得微课内容可以扩展到能力锻炼和情感熏陶(说明一下,我把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简称为“能力”,而把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称为“情感”)。

  1、利用微课锻炼能力。

  微课能呈示做一件事的全过程及其每个细节,于是能诱导学生“跟我做”(已经有人开发出了这种微课),而且微课能反复收看,于是“跟我做”能多次反复,岂不就能帮人锻炼能力?

  2、利用微课熏陶情感。

  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微课,能展现自然美、社会美(核心是人际关系美)、艺术美(色彩、形体、材质、线条、构图、明暗、透视、音乐、口头语言等方面的美),从而能展现五彩缤纷的真实情景——而熏陶情感与态度恰恰需要真实情景。如此说来,微课岂不很能熏陶情感与态度?

  (顺便说一句:天元区有些老师的微课里,只展现自己的几根手指,却不展现自己亲切、和美的形象——可惜啦!)

  如此说来,微课的确可以辅助三维目标的综合实现,而不是只能辅助知识传递。

  但新的问题是:小小的一个微课能辅助三维目标的综合实现吗?

  我认为“能”,试举几例证实:

  【微课1】(教师示范)教师用铅笔指着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示范它们的正确发音,让学生模仿。

  该微课的内容能让学生:(1)学到字母的字形与字音等知识;(2)通过模仿提高听力和发音能力;(3)感受教师爱学生的积极情感,产生喜爱语言学习及师生交往的积极情感——反之,若视频里只有干巴巴的发声训练,学生则会形成对语言学习及师生交往“索然无味”的消极情感。

  【微课2】(作业反馈)学生在视频里展示“5可以分成几和几”。

  该微课的内容能让学生:(1)展示自己已有的“5的组成”知识;(2)展示自己“分解5”的数学能力(这是计算能力的重要基础,表现为正确率与表达速度);(3)展现自己表达中的愉快、自信(积极情感),或表达中的苦恼、无奈(消极情感)。

  【微课3】(才艺表演)学生在视频里展示自己的歌唱、绘画、书法、武术……

  该微课的内容能让学生:(1)展示自己已有的音乐、或美术、或书法、或武术知识;(2)展示自己在歌唱、绘画、书法、武术中某一领域的能力;(3)展现自己对表演的主动、快乐(积极情感)或被动、勉强(消极情感)。……

  总之,不管你意识到了没有,任何一个微课都必然包含着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种成分。关注这一点,你才能设计并制作出优质高效的微课——当然,不能让每个微课的成分三一三十一,而应根据需要让三者占有合适的比例。

  六、扩展之六:微课可以扩展成微课程

  胡铁生在他的定义里说“微课又名微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我不赞成,因为“微课≠微课程”。

  只砌一块砖不算完成一个建筑工程,只走一步不算走了一段路程,只完成一个环节不算完成了工艺流程,一个单独的步骤算不上学习或工作过程,只上一节课算不上教完了一门课程……那么,只有几分钟的微课又咋能算一门课程?

  搜狗百科说,“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可见 “课程”应该是许多“课”连接而成的系统,因此短短的的一个(哪怕几个)微课构不成课程。

  有人会反驳:胡先生说的是“微”课程,那就可以很短呀!对不起,连课程都算不上,又咋能算微课程呢?

  除非胡先生在“课程”概念之外另创一个“微课程”概念——但这似乎没必要:“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这个东东已经有了“微课”的名字,何苦再给它安一个“微课程”的新名字?

  为避免上面这种尴尬,天元区朋友们的处理办法是:微课和微课程虽然相关,但它们是两回事;短小精炼的微课是打造微课程的一个个零件,但若想把微课程打造好,必须围绕某个整体性教育任务把这些微课一个个设计好,让它们分别做好该任务的某个细节,再把它们按某种顺序严谨地连接起来。——赞成!

  从理论上说,本文前面对微课功能的第三、四、五等扩展,已经使它具备了扩展为微课程的基本条件:它有了若干微课所组成的系列,包含了多样化的知识与技能,还能辅助实现能力培养和情感熏陶的目标,于是能成为旨在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内容相对完整的单元。

  但须警惕并设法弥补微课程不可避免的缺点:

  第一,这种“课程”仍然是“微”的、容量有限的、仅“相对完整”的。比如,它难以呈示许多方法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几乎不能呈示隐性知识,为锻炼能力或熏陶情感而营造的“真实情景”还只是虚拟的,等等。

  第二,对它的应用,还需要移动网络、智能终端、家长指导等条件,而不少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第三,设计、制作有效微课,需要大批具备较高教育专业素养和较高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的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很缺。

  如何弥补?对教育部门来说,一方面需要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要认清——

  微课或微课程,与由纸质媒体、物质形态的器材设备、真实情景所综合构成的传统课程,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必须相互依靠、相互联系、合作共赢。

来源: xsk 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