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互联网+”改变的教育生态

发布时间:2015-11:16    浏览:3249

眼下,广东佛山南海区的“天空”正被一片“云”笼罩着,“云”下是208所中小学、1.4万名教师、30万名学生及学生后面的家长:

  每一个学生在“云”中有1G空间,他们的每一道习题、每一面奖状、每一堂课外活动都传递到这个“云”中,老师、家长一目了然。

  每一个教师有2G空间,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步课堂细节也都会被“云”真实地记录下来,源源不断传递到教育局。

  每一个家长可以通过这个“云”,参与学校的教学与评价,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

晓发现,自从有了这个电子眼,自习课就算没有老师,同学们也不会大声吵闹。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发了一套智能德育管理系统。现在,罗晓每天的行为习惯、纪律及出勤等多个指标都被网络管理系统记录下来,期末时会自动传递到他的“发展报告书”中。

  如今,多元评价已是南海教育的一个亮点。“互联网+”如同孩子的一个成长记录仪,将每个教师的每一句评语、每个孩子每一天的活动详细记录下来,将孩子的成长经历、发展轨迹记录得清清楚楚。

  所有这些个性鲜明的成长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学校,在专家帮助下,又变成了个性化作业和个性化课程。比如,罗村高中开设的“创客教育”课、狮山石门高级中学开设的“科学”课,都从不同侧面打开了学生求知的大门。

  “互联网+”管理,区域教育生态变了

  在南海“教育云”下,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每所学校的故事都被记录着。各种数据源源不断汇聚到教育资源、行政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幼教、职教六大数据中心,教育局各科室依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各类报告。

  由大数据形成的“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从教育状态、学校绿色评价、学生发展评价等角度向社会发布,比如哪个镇街的硬件设施该完善了,哪个街镇的信息化投入该提高了,哪所学校的课业负担该降低了,哪所学校的评价体系该调整了,所有信息公开透明。

  里水镇教育局局长周友乔看到最近一期报告,觉得很有面子,因为他们镇里的信息化建设指标排全区第一。而排倒数第一的某镇教育局局长觉得很尴尬,赶紧向镇里打报告。镇领导大笔一挥,给教育信息化投入2000万元,要把这个面子挣回来。

  如今,“教育云”成为南海教育决策机构的“智库”,区教育局依据大数据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在教育系统干了大半辈子的南海区教育局局长张苑发对此深有感触:没有大数据时,决策往往靠经验,拍脑袋决策;有了大数据,决策依据的是科学,这样的决策离教育规律更近了。

  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为南海教育发展的“拐杖”,一刻也离不开。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南海教育悄然变化着——

  有了“互联网+”,区教育局的163项常规工作都实现了流程化、电子化。比如教师管理,教师从招聘到入职再到退休,全部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办理。

  有了“互联网+”,教师培训可以在网上进行。英语教研员姚达文发布了一条英语微课培训通知,仅仅两天,就召了几十名学员。学习结束后,没有统一的考试,学员只需要提交微课作业,就有专家在网上打分。

  有了“互联网+”,南海中小学创客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一门创客课程、一个创客空间、一次创客比赛等,成为南海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互联网+”在南海已是一个时髦词。南光中英文学校校长黄云志说,招生时,家长们关心的不再是升学率,反倒会问:“学校有没有智能教室,孩子能不能用iPad上课?”

  面对这些渴望,张苑发乐呵呵地说:“莫急,莫急,再多的需求,通过‘互联网+’都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