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之路 通而不畅

发布时间:2016-01:13    浏览:4062


 

1

 

2015年,对于1270万中小学教师而言,最值得关注的一点便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全面推开。


 网易发表了一篇《三地试点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孩子王”也能当教授》的文章,选择了陕西宝鸡、吉林松原、山东潍坊三个地区基层教师的案例。

 

 一线教师的变化

 

陕西宝鸡市三迪小学语文教师张春娟,是一位典型的“老黄牛”,从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都未曾获得相对应的职称,这一次改革让她获得本该就有的回报。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的语文老师邢立平,执教29年,都不敢想象自己能评上正高,评上后,每月工资涨了1000多元。目前,吉林省已经择优选聘6名正高级和146名高级特设岗位教师到县乡基层一线的薄弱学校任教。评定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时,一线教师的比例占推荐人员的70%以上。

 

评审标准各异

 

《宝鸡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审量化积分标准》中的评价标准共有11项,总分100分。其中,教学能力测试一项占比最高,达到25分;学历、论文两项仅计17分。所谓能力测试,是指让老师现场抽题,60分钟准备教案,接着面对异地抽调的3位专家评委,进行15分钟现场授课,再接受评委5分钟答辩,之后现场公布成绩,并折算计入总分。

 

吉林省在制定职称改革方案时,采取了按照区域、教学段、学科段、岗位、系列、年限来“六分类”的特色评审方式,并调配岗位比例。与宏观调控对应,吉林省实施“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学校差额推荐、评委会等额评审的“差推等评”机制。竞聘推荐委员会一线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50%,竞聘工作方案须经过全校教职工大会上85%以上的教师同意后,方可实施。

 

山东潍坊新华中学的实施方案中,中级职称申报高级职称的量化计分标准分为4部分:工作业绩(包含工作量、能力水平、课题论著等)42分,任职资历(包含专业年限、职务年限、学历等)47分,民主评议5分,推荐投票6分。

 

不断暴露出问题

 

对于这次的职称改革,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国家尚未出台新政策规定正高级岗位的设置比例;非代课教师,从事乡镇教育专干、电教、后勤管理等工作,未直接从事一线教学,都具有教师资格,也评了职称,但是其岗位设置问题还没有明确。

 

基层很多教师特别希望能对“一线教师”的概念加以明确。身兼行政职务的教师该如何评定,究竟上多少课算‘一线教师’?校长评聘问题怎么解决?

 

跨校评聘在实施中遇冷。一是外来教师占了本校的岗位,二是“跨校”是有去无回的事情。

 

网友倾向于教师应该不能评职称

 

来自陕西的网友“茶几国无宁日”评论:以前评职称容易,一些老教师在学校拿着高工资却不带课,职称对后面来的新教师太不公平。

 

来自新疆的手机网友评论:应该取消职称评定。评上的立马不代课。每一次评定都是领导优先,教学成绩不好的优先。真正有水平的教师不会拍马屁。

 

来自山东日照的网友评论: 我们日照今年新晋高级的是校长或者教育局干部的太多了,身为教师感觉取消职称评审刻不容缓,那些教育霸王霸占名额,你看看每个区县今年新晋高级的校长副校长占多少?一线教课的有几个?一线教师认真教课的永远没好事。

 

以上内容转载于网易教育,来源于人民日报